“一个洞见,胜过1000个创意。”这句话出自书籍《洞见远胜创意》。 本文2000字。 关于洞见,有个案例非常有名。 “客户不是要买电钻,而是要买墙上的那个洞。” 这句话太经典了,只要提到用户需求,估计大家都会想起这个案例。 但是,这种案例又好像难以复制。 因为这背后需要有不错的洞察力,而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。 如何才能拥有洞察力呢? 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做到的,天赋、经验、格局,或者是刻意练习? 但我自己有一个方法,自认为还不错,说给你听听。 这个方法,我称之为: 黑箱法。 01 你的输出是什么? 不知你认不认同下面这句话: “大多数行为,都是属于输入,其目的是为了输出。” 如何理解这句话?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。 ● 输入:松土、播种、灌溉、施肥、除草、打害虫、采摘果实、销售果实。 ● 输出:一笔收入。(用户最终获得了什么) 如果你理解了输入与输出,那么我们就可以一起来看下黑箱法是什么。 黑箱法:将所有的输入行为都关进黑箱中,不去管它,只要找到输出即可。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自己没有洞察力,其实是因为容易被输入所迷惑,只注意到了电钻的性能、外观、便携性等等。 一旦当我们专注于寻找输出结果的时候,洞察力就自然形成了。 一起来试一下: 关于沙拉,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呢? ● 输入:不管它。 ● 输出: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一点。 于是,你的包装、文案、活动策划等等,都围绕这个需求来设计。 这样子是不是觉得简单多了? 但是,你认同这个输出结论吗? 会不会觉得自己有不同的看法? 那就太好了,因为你发现了另一个重点:输出结果并不是唯一的。 02 适合你的用户需求才是最好的 “一千个人眼中,有一千个哈姆雷特。” 这句话用在商业洞察上,也非常适合。 关于沙拉,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? ● A输出: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一点。 ● B输出:获得了一次与中餐不一样的体验。 ● C输出:让同事发现我是健康食物爱好者了。 ● D输出:减肥之路又前进了一小步。 …… 每个人眼中的输出结果是不同的。 那么,有对错之分吗? 当然没有。 “小孩子才分对错,成年人只讲利弊。” 可能有50%的用户吃沙拉是为了A,仅有5%的用户是为了B。 所以选A能够利益最大化吗? 并不是。 要根据自身资源、竞争局面等因素,做出取舍和判断,说不定B才能让你的利益最大化。 因此,更牛逼的洞察力,并不是透过电钻看到了洞,而是看到了多种不同的输出结果,并分析出最适合自己的。 说不定,电钻用户的真实需求并不是一个洞,而是把相片挂上墙,于是你推出了自带胶水的相框。 如果以后有人跟你说: “用户不是要买车,而是要买地位。” 你就可以拿上面这段话去反驳他: “too young too simple.” 03 百事可乐是如何逆袭的? 接下来,我们看一个真实案例,研究别人是怎么运用的。 关于可乐,你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什么? 答案可能有这些: 不错的口感(味道)、与好友一致的品位(品牌)、随处可得的便捷(渠道)…… 百事可乐内部想到的答案肯定比我们多很多,但是没关系,重点是他们经过筛选之后发现,只有在味道上,有一点机会能赢可口可乐。 对了,忘了说,那个时候百事可乐还是小弟。甚至是千年老二的代名词,始终无法与可口可乐抗衡。 在有些地区,百事可乐的销量甚至只有可口可乐的1/8。 百事可乐该如何利用味道,来扭转用户的选择呢? 一位名叫鲍勃●斯坦福的广告人想到了一招:味道盲测。 在公众场合,邀请路人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,品尝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,选出自己喜欢的味道。 然后将整个过程都拍摄下来,作为广告播放了出去。 而且为了更真实,他们还故意让镜头显得原始粗糙。 盲测结果是:哪怕是喝了一辈子可口可乐的消费者,也更喜欢百事可乐的味道。 广告播出之后,立刻引起所有人的轰动,百事的销量开始大幅飙升。 这场挑战,不仅仅拍摄了一段视频,而是在各个地方都不断发起盲测活动,掀起全国热潮。 这就是著名的“百事挑战”。 甚至后来有一本书,就叫做了《百事挑战》。 但是,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更广为人知的事情。 可口可乐犯了史上最大的一个错误: ● 更改配方,推出“新可乐”。 这件事情的背后,就是因为“百事挑战”的火爆,让可口可乐必须做出反击。 而且百事的试验也证明了,消费者其实更喜欢喝口感偏甜的可乐。于是可口可乐做出了看似顺理成章的决定,设计出口感偏甜的新可乐。 然后模仿“百事挑战”,也将这款新可乐拿到市场盲测,结果表明消费者确实更喜欢这种新配方。 因此,他们满怀信心地将新可乐正式对外推出。 结果你知道的,这成了可口可乐最大的失败经历。 消费者之所以喜爱可口可乐,是因为熟悉的味道、熟悉的品牌。 这个案例告诉了我们两个道理: ● 第一,洞察用户的需求很重要。 ● 第二,洞察用户的不同需求,并且选择出对自己有利的那个,也很重要。 04 最后 天赋是少数人的,套路是所有人的。——康熙师爷 总结下今天的文章: 如何快速拥有洞察力? 可以试试“黑箱法”这个套路。 将所有的输入行为都关进黑箱中,不去管它,只要找到输出即可。 用户最终获得了什么,这就是输出结果。 一旦当我们专注于寻找输出的时候,洞察力就自然形成了。 不过,输出结果并不是唯一的。 更牛逼的洞察力,是能够看到多种不同的输出结果,并分析出最适合自己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