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市场越规范,越成熟的情况下,普通人想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少。超级富豪,都是在一次次危机,变革中诞生。如今各大平台,包括电商,自媒体,短视频,都在越发成熟,留给普通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。但仍然是最好的机会。
因为在去中心化的机制,任何人都有爆的可能。在过去,你不是行业内全国TOP级别的人,根本就没有曝光可言。因为曝光渠道往往掌握在报纸,媒体,电视手上,这是一个中心化分配流量的时代。
如今,在算法推动的流量分配机制下,特别是抖音,任何人都有发声的权利,在算法面前,没有大佬和小白之分,每个视频都是一次赛马式竞争,即使你是一个小白,只要你的视频能迎合观众,迎合算法,系统就会给你奖励,给你曝光。
精准行业+垂直播放量+直播变现+私域精细化运营,这一条路对于每个人而言,都有机会。这是一个不那么需要拼出身,资源,背景的事情。特别是今年,抖音越来越扶持中腰部达人,特别是在垂直行业,因为抖音是需要GDP的,如何才能产生高GDP?
扶持精准且垂直的业务号,支持大家在抖音做闭环变现。只要你能持续出有品质,有针对性的垂直内容,抖音就会给你垂直播放量,一个号,就是一个线下实体店,每个人进来,都是想消费的。这会产生很大的业务杠杆。
最大的坎是什么?我给大家量化一下,1w粉丝,不管是怼内容,还是怼豆荚,一定要在垂直内容上,拿下1w粉丝。当你有了这个数据时,每个视频都会有互动,事事有回音,这是最好的正反馈。
当目标量化时,才有冲劲,因为你知道目标在哪里。有人说,做抖音太累了,见效低,对于新手而言,太不友好。我说,任何付出和回报都是有比例对比,对于抖音而言,爆一个视频,能给你带来N倍利润。那你之前做的N个视频,都应该匹配到这个N倍利润中,这是很应该的事情。
否则,你花几小时,几天的时间,就想爆一个视频,直接起飞,这可能吗?最近跟朋友聊天,聊到了闲鱼,其实最近闲鱼的变动发展还挺快速,光是在抖音,就刷到了N多博主的闲鱼广告。
这对于做闲鱼的小伙伴而言,也是一件好事。如今大部分平台,都处于存量竞争的状态,新用户涌入越来越少,而闲鱼还在放量推广的阶段,这也是衡量一个平台进入时机的标准。
而一个平台在走向成熟的时,一定是规则越来越完善时期。以前的闲鱼,是粗暴的无货源玩法,多号暴力运营,只要把品上了,就能出单,至于精细化运营,比如主图,文案,美工等,都可以放在一边。
只要怼号怼量就行,闲鱼缺乏头部玩家,流量分配均匀,只要你的流量到达一定量级,就会把其它流量,分配到其它账号。而如今做闲鱼工作室的朋友,都慢慢转型,精细化选品,精细化运营,避免红海市场。
这是平台走向成熟时,平台玩家的必经之路。看到很多小伙伴在网上被别人收割,我就想提醒一句,如果你没有辨别能力时,想赚钱何须在网上找?
当地总有几个做生意还不错的人,谁优秀,靠近谁。物理距离的优势,能阻挡很多在网上看不见的风险。至少,你问问互联网的一些大师,能否线下考察?在网上做付费时,一定要想清楚,你这个动作是为了什么。
我平时也会买一些课程,原因无非三点。1.我觉得这个卖课程的人不错,想跟他交个朋友。最好的敲门砖是什么?直接向他付费。
2.这个项目我没见过,想了解一下,扩展视野,甚至,如果项目确实可以,也可以研究一番。3.拿数据,细节。很多项目,最重要的不是方法论,而是细节,数据。
甚至,我不想要课程,我想要的是,这个课程对应的投产比。比如,看到有人疯狂在投IP课程广告,此时,我更想知道的,不是如何做IP,而是如何投广告。
投入产出比,转化率,后端系统,话术,这才是我更关心的东西,而不是课程本身的教学。这时,付费买他的课程,也是一种交流方式。最近见了一个玩付费流量的朋友,主要是投放广告领电子书形式,然后进行知识付费变现。
他说,流量等于钱,但流量变成钱的前提,是变现体系的完善率。我说,对于付费流量,我觉得有两种形式。一种是业务型付费流量。一种是囤积型付费流量。
前者是什么?就是确定好自己的业务形式,变现的产品,然后疯狂测投入产出比,打造好产品,这时如果先买流量,再去找业务变现。会遇到什么结果?
转化率低下,动作变形,而且由于花了不少钱买了流量,所以会火急火燎得想回本,那就遭了,一不小心就挥下镰刀了。对于前者而言,先确定好价值主张,打磨好作品和后端系统,用作品去引流,用后端系统去变现。
作品是什么?简单说,软文。而后者,是陪伴式付费。就像我这样,我对于自己私域流量的投放策略,和业务投放策略不一样。
前者是囤积粉丝心态,我用时间,去输出自己的内容,从而让IP立起来,用真心换真心,建立微小的影响力,所以我想要的,是铁粉率,而不是业务转化率。
包括我劝很多业务做的还不错的朋友,闲钱与其放在银行理财不如去买粉丝,囤积起来,并且你们并不需要依靠这些粉丝做业务变现,所以可以慢慢输出自己的内容,从而建立更大的转化率,IP铁粉转化率,建立起庞大的铁粉阵营。
你不需要去测算业务转化率,也不需要着急变现,而是不断陪伴读者,一起成长。他说,是的,所以创业难在哪,就是你之前说的,创业有无数种可能,对应着无限个解。同一种付费流量玩法,对于不同的业务和个人需求,有不同的玩法。
我说,对于付费流量,你有什么建议吗。他说,流量渠道越少,越赚钱。很多人又想做抖音,小红书,公众号,以及其它各种平台,最后的结果是什么?每个平台都没有正反馈。
对于公司运作,可以多平台深入操作,但对于个人,精力始终有限,所以深耕一两个平台即可。对于新手而言,免费流量最好的起步方式,是抖音,付费流量最好的起步方式,是公众号。
包括我们现在也是如此,只深耕一个渠道,公众号投放。抖音投放赚钱吗?肯定赚钱,但对于我们而言,是陌生领域,而且付费流量的试错成本很高,所以我的策略,是只挖一口井,且持续不断挖。
对于深耕一个渠道还有什么好处?羊群效应。很多用户为什么买我们产品?因为他在很多地方都看过我们投放的广告,第一次可能直接划过,而第二次,第三次出现在他面前时,他可能会好奇多看几眼,从而,被我们转化。
所以优秀的投手,一定要考虑一点,除了对数据敏感,还要有更高层次的把控,就是对人性的把握。
我说,要么深度捆绑渠道,要么深度捆绑博主。一个是搞定数据,拿曝光率,一个是搞定人,拿背书。我之前见过一个人,他聪明的点在哪里?就是后者思维,把传统的生意思维,用在了自媒体上,先搞定关系,再搞定渠道。
比如,找出十个大V,然后挨个拜访,线下深度交流,送礼,一个个搞定。当有业务需要大V推广时,赚10w,他拿2w,大V拿8w,谁还不卖力为他吆喝?
这拥有的,不再是曝光,而是背书。他说,这个视角还挺新奇。其实最近被长期主义这个词,搞得挺困惑。到底什么是长期主义?
对于我们这种靠付费流量+电子书+广告转化的公司而言,人性就是我们的长期主义。产品形式在变,流量渠道在变,但人性与玩法一直没变。
即使以后公众号投放赚不到钱,我还能去别的平台,做一样的事。就是持续不断地,通过付费取得大曝光,然后用命中人性需求的软文,去做转化。这是一套恒久不变的方法论。
发表评论: